近年來,山東扎根人文沃土,推進文化“兩創”,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碩果累累: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曲阜舉行,1600多名中外嘉賓發出“尼山聲音”、貢獻智慧力量;在國內首次出版發行1816冊的《儒典》;啟...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曲阜發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號召。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山東發揮傳統文化資源優勢提出殷切期望。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文史哲》編輯部的回信中,又一次強調...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曲阜視察時強調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四個講清楚”的重大課題。尼山,是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誕生地,作為光耀四海的文化之山,十年間,這里匯聚培養優秀人才,挖掘闡釋儒...
山東:激活文化資源 共享文化碩果【文化“兩創”的山東實踐】
古為今用推陳出新 構筑道德文明新高地【文化“兩創”的山東實踐】
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孟子研究院。 2300年前,亞圣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儒家思想對于構...
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孔子研究院。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近年來孔子研究院的“兩創”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曲阜并在孔子研究院召開座談會9周年之際,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孔子博物館,深入了解...
濟南市市中區有一座名叫愛都的小學,坐落在有著“小泰山”之稱的玉函山腳下。建校僅六年,愛都小學便以其特有的辦學理念快步成長為濟南南部名校之一。以“培養仁愛之心的愛都學子”為核心目標,探索了論語誦讀、...
世外仙境水連天,桃源景色醉人間。多年來,以“桃花島”為核心的沂河源田園綜合體用藝術點亮田園,以文化振興鄉村,打造了沂蒙老區的“桃源山居圖”。
1917年,英美煙草公司在濰坊市廿里堡車站東,興建了第一座大型復烤廠,這里是中國第一片烤煙葉的誕生地。近年來,濰坊市奎文區在大英煙公司舊址上興建了1532文化產業園。文化產業園是在保留舊址工業風格的基礎上...
“天上蟠桃,人世肥桃”。多年來,有著“中國佛桃之鄉”的泰安肥城市堅持把桃文化的挖掘培育與文旅產業的發展有機結合,成功探索出一條特色文旅產業發展之路。近年來,通過創新桃木制作工藝,不斷壯大桃木雕刻產...
“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這段話描述了濰坊刺繡鼎盛時期的情形。作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奎文區工福街社區將濰坊刺繡這一非遺技藝保護傳承與助力居民就業增收巧妙結合,欲再現“九千繡花女”。...
“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這段話描述了濰坊刺繡鼎盛時期的情形。作為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奎文區工福街社區將濰坊刺繡這一非遺技藝保護傳承與助力居民就業增收巧妙結合,欲再現“九千繡花女”。...
“泰山巖巖,魯邦所詹。”泰山,這座世界首例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中華地標”,日復一日地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泰山立志研學基地是泰安交運集團利用高鐵汽車站場館,建設的全國首家以“揚泰山精神,立...
“天上蟠桃,人世肥桃”。多年來,有著“中國佛桃之鄉”的泰安肥城市堅持把桃文化的挖掘培育與文旅產業的發展有機結合,成功探索出一條特色文旅產業發展之路。近年來,通過創新桃木制作工藝,不斷壯大桃木雕刻產...
8月1日至2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濰坊市奎文區。來自中國網、中國孔子網、魯網的媒體記者參與此次報道,深入探索鳶都...
槍戰炮火、車輛特技、跑酷攀爬……火熱夏日,泰山秀城內,《鐵道游擊戰》火車特技特效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以極具震撼的視覺沖擊力,再現鐵道游擊戰的紅色傳奇,點燃在場觀眾的紅色記憶。愛國熱血激蕩澎湃,引爆...
泰山印刷博物館位于泰安市高新區泰山新聞出版小鎮數字印刷產業園內,以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印刷文化為特色,通過互動式體驗印制技藝,再現中國古代造紙術與印刷技術的智慧,建成不久,便成為青少年研學新晉“打卡地...
“天上蟠桃,人世肥桃”。多年來,有著“中國佛桃之鄉”的泰安肥城市堅持把桃文化的挖掘培育與文旅產業的發展有機結合,成功探索出一條特色文旅產業發展之路。近年來,通過創新桃木制作工藝,不斷壯大桃木雕刻產...
6月15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濰坊市寒亭區,來自中國網、中國孔子網、魯網的媒體記者參與此次報道,深入了...
濰坊風箏,興于明初的楊家埠村。至乾隆年間,風箏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手工業。“清明放斷鷂,風清疫病消。”趁著春暖花開時節,走出家門踏青賞景、放飛風箏,這是古人在清明時開展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文化活動。
虞山書院位于濟南市歷城區虞山文體公園,虞山傳說是虞舜始教民耕種的地方,是農耕文化的發源也是現代文明的開端。在虞山書院可以一站式體驗制陶、面塑、香學、古琴、傳拓等多種非遺項目,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
6月7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濟南市歷城區。來自中國網、中國孔子網、魯網、新黃河、舜網等十余位記者進行了為期兩天...
6月7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濟南市歷城區。來自中國網、中國孔子網、魯網、新黃河、舜網等十余位記者進行了為期兩天...
6月7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濟南市歷城區。來自中國網、中國孔子網、魯網、新黃河、舜網等十余位記者進行了為期兩天...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向上向善的文化是我們做好基層工作的精神引領。近年來,文化大省山東致力于“美德山東”建設,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站在了時代前沿,推動了全省物...
5月19日至20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高密,進行為期兩天的采訪活動,探索非遺文化在高密活態傳承的生動實踐,挖掘中華...
在高密市姜莊鎮聶家莊村泥塑產業園區內,矗立著一只6米高的泥老虎,瞪著又大又圓的眼睛,憨態可掬又威風凜凜。 泥老虎是當地特有的非遺文創產品,早在2008年6月,就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壽光市屯田西村建成了全國最大的以漢字演變為主題的藝術館。
自2016年開始,山東壽光圣城小學成立了圣賢大學堂,12500多人次的師生、家長和社區人士來這里讀經典書,分享讀書心得。優秀傳統文化的潛移默化起到了凈化行動的作用。